敏捷宣言给IT业界带来了新的思维,一时风头无二,对测试团队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。《Agile Testing 敏捷测试》和《How Google Test》相继问世后,一种“新”的测试组织结构被很多公司采用,既所谓的“去测试”风潮,后者在书中宣称,“测试经理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职业”。很多,实施“敏捷”的公司,拆散了统一的测试团队,将测试人员并入开发团队,与开发人员一样汇报给相同的管理者,譬如开发组长或者项目经理。这种模式一度非常流行,不少公司辞退了测试总监/经理,或者让其转型带来敏捷团队,成为一线领导者。《How Google Test》甚至在书中宣称,“测试经理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职业”。实施敏捷最终演变成了“去测试管理岗位”,对于一线测试员工来说,只是换了一个团队和汇报对象,其工作内容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。这种模式的优势,是开发和测试人员在同一个团队工作,沟通合作会顺畅很多。少了跨团队/部门的测试交接,对于产品交付来说也会更加顺畅。当然,通过笔者的观察,这种测试进入团队的模式是一种很容易被打破的非平衡态。那些在这种非稳态下成功转型的团队,会进入下一个阶段。
六、“无测试”模式
根据《How Google Test》的描述,进入这个阶段的团队,基本上是这样的一种模式。团队负责微服务整个生命周期。团队拥有一大笔Old Money,既一套覆盖较为全面的自动化测试用例。新增特性/代码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测试,当然这些测试都是团队中的开发人员做的,也就是通过代码实现的。综合起来就是说,团队成员中不再有全职的测试人员,但是人人都在做测试。质量意识成为了大家的一种职业习惯,也体现在一个个活的测试用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