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亿华云 > 应用开发

究竟先操作缓存,还是数据库?

亿华云2025-10-02 21:10:14【应用开发】8人已围观

简介缓存存储,也是数据的冗余。数据库访问数据,磁盘IO,慢; 缓存里访问数据,存操作,快; 数据库里的热数据,可在缓存冗余一份; 先访问缓存,如果***,能大大的

缓存存储,究竟也是先操数据的冗余。

数据库访问数据,作缓磁盘IO,存还慢; 缓存里访问数据,数据存操作,究竟快; 数据库里的先操热数据,可在缓存冗余一份; 先访问缓存,作缓如果***,存还能大大的数据提升访问速度,降低数据库压力;

这些,究竟是先操缓存的核心读加速原理。

但是作缓,一旦没有***缓存,存还或者一旦涉及写操作,数据流程会比没有缓存更加复杂,这些是今天要分享的话题。

读操作,如果没有***缓存,流程是怎么样的?

答:如下图所示

尝试从缓存get数据,结果没有***; 从数据库获取数据,读从库,读写分离; 把数据set到缓存,站群服务器未来能够***缓存;

读操作的流程应该没有歧义。

写操作,流程是怎么样的?

答:写操作,既要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,又要操作缓存里的数据。

这里,有两个方案:

先操作数据库,再操作缓存; 先操作缓存,再操作数据库;

并且,希望保证两个操作的原子性,要么同时成功,要么同时失败。

这演变为一个分布式事务的问题,保证原子性十分困难,很有可能出现一半成功,一半失败,接下来看下,当原子性被破坏的时候,分别会发生什么。

一、先操作数据库,再操作缓存

如上图,正常情况下:

先操作数据库,成功; 再操作缓存(delete或者set),也成功;

但如果这两个动作原子性被破坏:***步成功,云服务器第二步失败,会导致,数据库里是新数据,而缓存里是旧数据,业务无法接受。

画外音:如果***步就失败,可以返回调用方50X,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。

二、先操作缓存,再操作数据库

如上图,正常情况下:

先操作缓存(delete或者set),成功; 再操作数据库,也成功;

画外音:如果***步就失败,也可以返回调用方50X,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。

如果原子性被破坏,会发生什么呢?

这里又分了两种情况:

操作缓存使用set 操作缓存使用delete

使用set的情况:***步成功,第二步失败,会导致,缓存里是set后的数据,数据库里是之前的数据,数据不一致,业务无法接受。

并且,一般来说,云南idc服务商数据最终以数据库为准,写缓存成功,其实并不算成功。

使用delete的情况:***步成功,第二步失败,会导致,缓存里没有数据,数据库里是之前的数据,数据没有不一致,对业务无影响。只是下一次读取,会多一次cache miss。

画外音:此时可以返回调用方50X。

最终,先操作缓存,还是先操作数据库?

答:

(1) 读请求,先读缓存,如果没有***,读数据库,再set回缓存

(2) 写请求

先缓存,再数据库 缓存,使用delete,而不是set

画外音:《缓存,究竟是淘汰,还是修改?》也提到了,淘汰缓存还是修改缓存的建议。

希望大家有收获,有不同方案欢迎讨论。

末了,挖个坑:

在缓存读取流程中,如果主从没有同步完成,步骤二读取到一个旧数据,可能导致缓存里set一个旧数据,最终导致数据库和缓存数据不一致。

【本文为专栏作者“58沈剑”原创稿件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】

戳这里,看该作者更多好文

很赞哦!(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