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7日,响应式在36氪主办的协作想百新范“AI Partner百业大会”上
,联想正式发布联想百应智能体2.0
,应智标志着国内首个面向企业的重磅L3级AI服务智能体的问世。联想百应智能体2.0具备自主规划
、升级式按需生成和闭环解决能力,开启实现了AI从“响应式助手”到“协作级伙伴”的企业能力跃迁,重新定义了中小企业AI服务边界
。服务 会上
,响应式联想中国区中小企业方案服务事业部总经理魏东强调
:“联想百应智能体2.0依靠L3级智能体能力,协作想百新范技术赋能业务
,应智将AI真正转化为中小企业都能用上的重磅‘创新生产力’。建站模板” 当前 ,升级式智能体产业正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0%的开启速度蓬勃发展
,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关键力量。但受限于算法瓶颈与技术能力,智能体多停留在L1-L2级别
,只能作为“响应式助手”
,难以真正介入到工作场景中,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。 全新推出的联想百应智能体2.0拥有L3级智能体能力,能够深度融入企业高频场景,突破预设工作流限制
,以多模态感知理解复杂需求、源码库动态生成决策链条、闭环执行解决问题 ,真正让AI服务落地业务实处
。 AI运维方面 ,推出全新应用IT码上解,打破传统工具被动调用模式 ,由AI编码自主规划步骤、自生成解决工具和调用多类型工具 ,实现问题的端到端闭环解决。覆盖200+热门高频IT工具,从电脑故障诊断、软件安装到网络优化
,用户无需下载额外软件,仅需下达指令,即可一键解决问题。亿华云 AI办公方面,新增“超级员工”应用 ,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拆解需求 、由智能体调用工具,高效驱动任务落地;升级后的联想百应智能体2.0
,覆盖95%以上的核心AI场景
,用户无需学习任何复杂软件操作指示 ,一句话即可完成数据清洗
、透视表制作
、图表生成;智能表格进化为“企业增长核武库”,能串联数据、可视化呈现 ,并输出业务洞察建议,直接赋能业务增长。服务器租用 AI营销再升级,可实现“零门槛”专业设计与传播。智能体仅通过对话即可生成海报,同时智能体还提供设计师级别的深度编辑能力,精确调整设计元素,操作效率较纯人工模式快10倍;已覆盖30+高关联场景的海量专业模板库,助力非设计专业用户快速制作物料。同时 ,智能体提供网页一键生成功能,让营销活动页
、新品介绍页等需求零门槛快速落地 ,助力企业抢占热点先机
,效率快10倍。 此外
,源码下载联想百应智能体2.0新增移动客户端,实现了桌面 、小程序和移动客户端的多端联动
,让AI能力渗透到移动办公的每一个环节,实现全时全场景的生产力释放 。 三大场景的质变升级
,离不开联想百应多年的服务经验和领先的技术实力。在敏锐洞察到中小企业在工具使用中面临的问题场景复杂多变
、工具分散难整合等方面的模板下载“痛点”后,联想百应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五大AI核心技术升级: AI感知规划:智能体可主动感知设备,秒懂客户需求,根据问题自主规划任务并执行,无需用户反复介入; AI上下文增强:智能体能够强化长期记忆、显著提升沟通效率
,实现多任务多智能体矩阵式协同; AI多工具调用 :灵活调用丰富的MCP工具集 ,自主执行 ,突破单一工具的功能局限; AI自生成:可根据任务场景与用户需求
,自生成工具并动态规划,无需额外开发成本,快速响应个性化需求; AI自迭代:具备自我反思机制
,可实现任务重启优化
,具备自驱动进化能力
,时刻保持最佳方案及工具库
。 五大技术升级,让百应智能体2.0具备了自主规划 、按需生成和闭环解决的核心能力
,并呈现出主动性 、创造力和执行力三大L3级产品表现,将智能体从“响应式助手”升级为“协作级伙伴” ,为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带来跨越式提升。 “主动性”:依托深度思考模型与AI环境感知技术构建核心能力,智能体能够主动捕捉设备状态、用户需求及环境变化,快速理解需求后自主拆解复杂任务,基于环境感知与目标推理
,动态规划最优解决路径 。 “创造力” :实现按需生成 ,打破常规AI“一刀切”的服务局限 。基于实时感知的用户个性化需求与具体业务场景,智能体可量身定制专属解决方案
,例如AI营销能适配不同场景生成海报并智能精调、一键搭建营销网页,让非专业用户也能快速获取高质量 、场景化的成果 。 “执行力”
:通过MCP工具执行引擎与多工具协同能力落地
。智能体可自动调用MCPToolSet、ComputerUse等多类型工具,将规划方案精准转化为实际应用,实现从需求输入到结果交付的端到端闭环。 作为百应智能体2.0的首次亮相
,即日起到9月1日扫码完成注册即可抢先体验L3级智能体服务
,企业用户注册可同步享受8大权益,助力中小企业抢占智能化转型先机。 从“响应式助手”到“协作级伙伴”,联想百应智能体2.0将前沿AI成果转化为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的“普惠工具” ,践行 “AI普惠”的价值主张
。未来,联想百应将持续以技术为根基、以需求为导向 ,打磨智能体能力,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在AI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





